01.
学习内容不同
机器人比赛与编程比赛的区别要从机器人编程与编程的区别说起。
学少儿编程,无论是Scratch图形化编程、Python还是C++,本质上就是学习与计算机对话,用编程语言来告诉计算机我们想让它干的事。
少儿编程学习的重点在于“程序思维”,需要孩子们去探索编程语言的本质,学习程序模块内部核心的逻辑、算法、结构和语法。
机器人编程由硬件知识和编程两个部分的组成,硬件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机器人”,编程部分就是学习用程序去控制机器人。
硬件知识的学习重点在于机械搭建,首先要了解梁、销、齿轮、马达等部件的应用场景与联动运作,其次要学习杠杆、滑轮、轮轴等有趣的物理知识,硬件学习更多的依赖机器人本身,强调动手操作能力与工程思维。
机器人学习中的编程部分,会涉及到机器人的运动方向、角度、速度等内容,相对来说比较简单,不会涉及到特别复杂的算法。
相比来看,编程学习更加烧脑,学习的过程,需要一个人、一台电脑,跟着教练 好好学、好好练,而机器人编程既要动手,也要动脑,适合几个人一起完成一个项目。
02.
比赛方式不同
少儿编程与机器人编程,学习内容与方式的不同,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比赛的形式与内容不同。
编程比赛,往往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,比赛内容十分烧脑,越高级的比赛,越需要安静的深入思考,参赛选手享受的是即便坐在电脑前,只要使劲思考就能把对手击败的成就感。
越高级别的赛事,对孩子的数理思维要求越高,能在天花板级别的赛事中获得奖项的人,往往是把数理思维、编程思维、逻辑思维练到极致的选手。
机器人编程赛事往往都是需要组队参加的,最少两人,孩子们在比赛和练习时,需要分工合作,有人负责搭建、有人负责调试程序、有人负责遥控机器人等等。
赛事更看重选手们手脑结合的能力,不仅要看选手们在工程、机械、创意等方面的知识储备,而且也要求逻辑思维与编程思维。
相比编程赛事而言,机器人比赛的观赏性十分强,比赛现场十分激烈。
机器人比赛一般要求选手们在规定时间内,完成更多的任务,拿到更高的分数。
怎样拿到高分呢?这与机器人的性能息息相关,要求机器人快、准、稳!
快指的是速度,因为时间有限,要多拿分,就要多做任务,只有速度越快,在规定时间内做的任务越多。
准指的是识别任务目标的准确性,比如,比赛要求收集绿色道具,而机器人识别成红色,那就是无用功。
稳指的是机器人性能的稳定,不能说做完一个任务,机器人就卡壳了,不动了!
具备以上三点的机器人,再加上选手们的熟练操作,比赛现场会呈现一场无与伦比的科技盛宴。
从编程比赛与机器人比赛的内容与方式可以看出,编程比赛更看重个人能力,而机器人比赛更侧重团队能力。
所谓“术业有专攻”,参加编程比赛需要一个人的深入思考,多一个人参与进来,不仅不一定能达到1+1>2的目的,而且还可能破坏参赛者的思考节奏。
而机器人比赛,更多的时候能够达到1+1>2的效果。
03.
适合人群不同
编程比赛和机器人比赛有本质上的区别,侧重的能力也不尽相同。
根据两种赛事的特点,可以看出:编程比赛更适合好静的孩子,机器人比赛更适合好动的孩子。
孩子更适合哪种赛事,可以从孩子日常的兴趣与习惯看出来。
如果孩子有一定的数学基础,喜欢静静的思考、观察,并喜欢桌游、下棋等能坐下来思考的游戏,那孩子更适合编程比赛。
反之,如果孩子更喜欢拼搭积木、变形金刚等玩具,并经常把家里的东西拆了装,装了拆,这类孩子往往动手能力很强,自然也适合参加机器人比赛。
无论是参加编程比赛还是机器人比赛,对孩子们来说都有颇多助益,一则可以提升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;二则一些含金量较高的赛事可以为孩子们的升学择校增添筹码。
孩子们更适合哪条赛道,还是要从孩子的兴趣角度出发,还要看孩子是否真的学有余力。
在小学低年级阶段,孩子们需要学习的校内内容相对简单,时间也充裕,不妨让孩子们都尝试一下。
刚起步阶段的编程学习与机器人学习都不会很难,而且课程都会从孩子们的兴趣角度出发,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,让他们对编程或者机器人产生浓厚的兴趣。
编程学习的起步阶段要从图形化编程开始,对年纪小的孩子非常友好,他们往往只需要在平板电脑上拖动编程模块,就能看到编程带来的效果,在两三节课的时间就能创造出一款自己的小游戏,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,让孩子们爱上编程。
机器人学习的起步阶段则是通过搭建一些简单的机器人,并通过一些机械原理或者电动马达,让机器人做一些简单的动作,十分顺应孩子的天性,相信孩子们不拒绝。
不过到了四五年级,就要确定一个方向了,是否要考信奥赛、打机器人比赛或单纯的掌握编程技能、培养编程思维,在低年龄阶段尝试过编程与机器人编程后,基本都能确定。
写在最后:
孩子到底适合编程比赛还是机器人比赛,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与当下环境做出选择。
不过,无论什么类型的比赛,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绩,都需要孩子能学有余力,能一直在选择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。